节点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6-8段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8段储层以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为主,针对该套储层粒径细、成分成熟度低、磨圆度较差、分选性较好的特点,运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物性分析等资料,分析出长6-8段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烃类侵位等成岩作用及成岩事件,确定该段储层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及相应的成岩演化序列。认为该区的主要孔隙类型为粒间孔隙、粒间溶孔及组分内孔隙,由于成岩作用对孔隙结构的改造作用,孔隙演化整体上呈减小趋势,其中溶蚀作用、粘土膜形成作用及烃类侵位决定了合水地区优质储层的发育状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206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28)
- 【文献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 , 编辑部邮箱 ,2008年02期
- 【分类号】P618.13
- 【被引频次】60
- 【下载频次】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