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食管贲门癌伴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治疗与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食管贲门癌伴窦性心动过缓术后心率增长效应的原因和机制。方法总结分析78例食管贲门癌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率变化。结果78例患者术前心率45~59次/min,平均53.6次/min;术后第1天心率88~143次/min,平均93次/min;术后第7天心率75~96次/min,平均78次/min;术后第14天心率64~90次/min,平均70.2次/min。术后心率较术前增快,术后第1天心率较第7天和第14天快。结论食管贲门癌伴窦性心动过缓术后心率增快效应的原因和机制可能与下列3点有关:①肿块对迷走神经的挤压刺激,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进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②术后切断迷走神经使其作用减弱,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增高,引起心率加快;③手术引起血管活性肠肽及降钙素相关基因肽增多。
- 【文献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07年29期
- 【分类号】R735;R541.7
- 【下载频次】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