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交感反应的波形变化特点
【摘要】 <正>皮肤交感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是通过各种内外刺激(如深呼吸、疼痛、电刺激等)引起皮肤汗腺细胞离子跨膜活动的改变,由此引起的皮肤电压变化能反映交感节后无髓C类纤维的功能。Aramaki等根据波幅和潜伏期分布特点,将正常健康人群SSR波形分为5型,其中三相波起始即出现负向波的SSR波形最为常见,占所有波形的40%。Toyokura根据正负向波波幅的高低将正常人SSR波形分为P、N、M 3型,发现P型较N型波幅高、潜伏期短。本研究分析119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5例正常对照组SSR的各项参数,探讨SSR波形变化
【基金】 杭州市科技局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611331317)
- 【文献出处】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 编辑部邮箱 ,2007年10期
- 【分类号】R587.1
- 【下载频次】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