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人工气道内吸痰的临床护理进展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人工气道建立后,上呼吸道丧失对吸入空气过滤、加温和湿化的生理功能,患者会厌失去功能、咳嗽反射减弱、肺功能下降、呼吸肌无力,往往不能自行排痰,且人工气道本身易引起肺部感染、痰量明显增多,患者痰鸣音非常明显,气道压力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1]。人工气道内吸痰是人工气道护理的一项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操作之一。其目的是利用负压的作用,经吸痰管将气管内的痰液及误吸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近年来,护理界同仁们对人工气道内吸痰的临床护理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在临床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就其护理进展现状综述如下。1人工气道湿化湿化是人工气道管理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如果湿化不够,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形成痰痂,对

  • 【文献出处】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 编辑部邮箱 ,2007年S2期
  • 【分类号】R472.9
  • 【被引频次】5
  • 【下载频次】218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