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从主体性到互主体性的体育教学理念建构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1主体性体育教学背景分析主体性原则是近代哲学与教育学的命题,出于呼唤社会现代性和理性精神的历史需要,近代认识论高扬理性,肯定主体性。主体性哲学始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中间经通笛卡尔和康德,至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达到极致。作为工业文明时期的主导文化精神,主体性原则一方面催生着人之主体的降世;另一方面使主客体认识关系得以确立,孕育了人对万物支配的主体性。其结果,往往导致人的异化(物化、对象化),使我失去其本真的个性,而传统教学模式正是这种文化的产物。在主体性体育教学理念支配下,体育教师以自我为尺度来打量他人和周围的世界,体育教师成为体育教育活动合法的主宰者,拥有不容置疑的“话语霸权”,将知识凌驾于学

  • 【文献出处】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 编辑部邮箱 ,2007年S1期
  • 【分类号】G807.0
  • 【被引频次】6
  • 【下载频次】222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