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兽药在抗兔球虫病上的应用研究与展望
【摘要】 兔球虫病是由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是家兔常见的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使幼兔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大批死亡。据调查,42~60日龄的幼兔感染率为100%,60~72日龄感染率为97.5%,4~5月龄后备种兔的感染率为96.3%,1~2岁种兔感染率为93.8%,3~4岁的种兔感染率为66·6%。根据文献报道,兔球虫共有16种,其中除斯氏艾美耳球虫寄生在肝胆管的上皮细胞外,其余寄生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内。本病多发生于温暖多雨季节,常呈地方性流行,炎热多雨潮湿的夏季最易暴发流行。断奶、变换饲料、运动场卫生差、营养不良、细菌感染等是本病的诱发因素。一般为肠型、肝型和混合型感染[1]。最近研究表明,传统的抗球虫
- 【文献出处】 中兽医医药杂志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05年05期
- 【分类号】S858.291
- 【被引频次】4
- 【下载频次】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