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摘要】 传统的观念认为慢性心力衰竭(CHF)主要表现为血流动力学变化,治疗以改善血流动力学药物为多。近年来,随着对心力衰竭(心衰)的研究逐渐深入,学者们认识到神经内分泌的长期过度激活在心衰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拮抗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亦成为治疗心衰的关键。已有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能显著降低心衰的病死率[1,2],而近期的螺内酯随机评价研究(RALES)及依普利酮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和生存研究(EPHESUS)显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显著降低心衰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衰患者的病死率[3,4]。我们就醛固酮对心衰的影响、“醛固酮逃逸”及其
- 【文献出处】 中华内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05年07期
- 【分类号】R541.6
- 【被引频次】15
- 【下载频次】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