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房间隔缺损在新生儿期的临床和超声结构特点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目的分析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新生儿心脏结构变化和早期临床特征,探讨其潜在危害性。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68例先天性单纯性房间隔缺损患儿与82例正常新生儿心脏各腔室的大小,分析其早期临床特征。结果进行心脏彩超检查的原因以心脏杂音、紫绀、宫内窘迫或分娩窒息、呼吸急促、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最常见。房间隔缺损有房间隔水平存在异常分流但探测不到回声失落的无缺损型34例;回声失落直径<0.5 cm的小缺损型21例;回声失落直径≥0.5 cm的大缺损型13例。三种类型对室间隔、左心室、主动脉、左室后壁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的影响程度与缺损直径有显著正相关。只有大型房间隔缺损型导致左心房扩张。结论新生儿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以轻型最多见,并导致新生儿心脏结构异常改变。

  • 【文献出处】 医师进修杂志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of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05年S1期
  • 【分类号】R722.1
  • 【下载频次】62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