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反衬手法在唐诗中的妙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范晓燕

【机构】 深圳行政学院 教授

【摘要】 一中国绘画有一种技法:“烘云托月”。这种技法移入写作,就是衬托。衬托的基本形式有两种:正衬,即利用事物的类似关系,用与本体相同或相近的事物,从正面陪衬本体;反衬,则是利用事物的相对关系,用与主体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从反面陪衬本体。一般说来,反衬比正衬显得更有力量,它建立在相反相成的基础上,往往超出常情常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隽永的余味。二反衬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较早见于《诗经》。唐代诗歌中,反衬手法也常予以妙用,若就衬体与主体的相反、相对关系而言,主要有以动衬静、以大衬小、以虚衬实、以暗衬明等诸多形式。(一)以动衬静以动衬静,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有“蝉噪林愈静

  • 【分类号】I207.22;
  • 【下载频次】11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