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后继发血栓形成[1]。近年来研究表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和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在ACS患者中明显变化[1~3]。本文检测ACS患者的UA、D-二聚体和Fib的水平变化,分析其在ACS病理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1资料与方法1.1对象冠心病患者90例均为住院病人,诊断符合1998年ACC/AHA诊断标准[4]。其中ACS组患者60例,男51例,女9例,年龄60.1±10.1岁;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59.9
- 【文献出处】 微循环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circulation , 编辑部邮箱 ,2005年04期
- 【分类号】R541.4;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