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病毒后发生基因突变的实验室检测及意义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目的研究服用拉米夫定(Lamivudine)后乙型肝炎病毒发生的基因突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144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定量在1×104~1×108拷贝/ml的病人进行研究。其中106例经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为研究组;38例未经任何治疗乙肝患者为对照组,与已知的HBV-YMDD(野生株)、YIDD(变异株),YVDD(变异株)经PCR扩增后进行熔解曲线分析,分别获得各个样本和已知野生株和突变株的Tm值。结果通过LightCyier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熔点曲线分析病人结果Tm值与已知的HBV-YMDD(野生株)Tm值和YIDD,YVDD(变异株)Tm值相比较,Tm值±1·5为报告阳性的依据。结论拉米夫定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作用,但长时间服用可引起乙型肝炎病毒发生基因突变,影响治疗效果。通过检测乙肝耐药基因可以给医生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拉米夫定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检测
  • 【文献出处】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05年03期
  • 【分类号】R512.62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165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