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如何“摸着石头过河”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从中国20多年的改革实践看,中国农村金融带有先天不足的畸形,基本症状是官办的弱质的农村金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表现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服务,非常欠缺,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主力军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所提供的单一僵化的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农村经济中农户和私营业主的小额、分散、灵活、方便等金融资金需求;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和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流向城市,以及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金融市场的退出,从市场经济规律上体现了农村金融的弱质和落后状况;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主要是农信社)产权不清晰,委托代理关系中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农村金融风险大,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较大,信贷资产质量低以及民间金融存在大量的高利贷,等等。这些问题为我们对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理性反思的现实基础,也集中说明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真正摸着“石头”才能“过河”。

  • 【文献出处】 农村.农业.农民 ,Countryside Agricultry Peasantry , 编辑部邮箱 ,2005年01期
  • 【分类号】F832.1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243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