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提高工厂化生产赤眼蜂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改进
【摘要】 辽宁省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鼎盛时期,全省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每年都在20万~30万hm2左右,最高年份达到53万hm2,对防治玉米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经过多年来生产赤眼蜂的实践证明,要想进一步扩大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面积,除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财政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农民的进一步认可外,提高赤眼蜂工厂化的生产能力、简化生产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则是提高赤眼蜂产量的关键问题。按常规生产赤眼蜂的程序是:收购大茧→选茧→人工串茧、挂茧→暖茧→采蛾卵→洗卵→晒卵选卵→蜂种选育→接蜂→制成蜂卡。从以上的生产程序中可以看出,蜂种选育,接蜂仅仅是整个程序的最后两项,而大量
- 【文献出处】 辽宁农业科学 ,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 编辑部邮箱 ,2005年05期
- 【分类号】S476.3
- 【被引频次】7
- 【下载频次】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