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兔豆状囊尾蚴病的诊治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柳州市融安县某养兔户的育成兔 40 0多只 ,从 5 0日龄开始零星发病 ,后死亡数逐渐上升 ,给养兔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在使用磺胺类药及球虫药等治疗无效后 ,来到我站化验室就医 ,确诊为兔豆状囊尾蚴病 ,现报道如下。1 临床症状40 0多只兔 ,从 5 0日龄开始出现腹泻 ,拉水样粪便 ,兔体消瘦、毛色较差 ,有些兔发生腹胀。发病数逐步增至 40 %,1 0天后死亡数从零星发生增至每天 1 0多只。2 病理变化剖检数只病兔 ,个别兔膀胱积尿 ;1只腹水、肝肿大 ;2只肝表面有穿孔道花纹、花斑 ,网膜上发现黄豆大透明囊状包裹物 ,似水疱样。3 实验室诊断3.1 肝涂片、镜检 ,未发现细菌。

  • 【文献出处】 广西畜牧兽医 ,Guangxi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 Veterinary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05年03期
  • 【分类号】S858.291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24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