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
【摘要】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约20年将发展为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每年发展为失代偿期的比例为3.6%~6.0%。失代偿期肝硬化的5年生存率仅为50%[1],因而需要行肝移植治疗。现就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现状作一综述。一、抗病毒治疗的可能性及目的2004年我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对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建议中明确指出:(1)代偿期肝硬化(Child-Pugh A级)患者,尽管对治疗的耐受性和效果有所降低,但为使病情稳定、延缓或阻止肝衰竭和HCC等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在严密观察下给予抗病毒治疗。(2)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多难以耐受IFNα治疗的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行肝脏移植术
- 【文献出处】 实用肝脏病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 , 编辑部邮箱 ,2005年05期
- 【分类号】R575.2
- 【被引频次】4
- 【下载频次】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