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传统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摘要】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变为特征,伴随骨脆弱度和骨折风险增加的系统性疾病[1]。骨质疏松症以其发病普遍、危害严重成为当今老年病学、骨科、内分泌,以及康复医学研究者的热门课题之一。目前国内外主要应用药物治疗。虽然治疗OP药物众多,但都存在一些问题,如价格昂贵,长期使用副作用大等。近几年来我国运用传统针灸疗法治疗OP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上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OP的传统中医病因病机祖国医学对疾病症候有独特的病因病机分析,从中决定治疗原则。骨质疏松症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身长缩短、驼背、骨折。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大多数学者将其归于“
- 【文献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04年06期
- 【分类号】R246
- 【被引频次】11
- 【下载频次】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