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艾灸列缺穴治疗虚寒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1临床资料1.1病例来源本组病例来自1998~2001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1.2病例选择1.2.1诊断标准依据《妇科疾病诊断标准》(来佩利.2001)制定:①初潮后1~2年内发病;②在出现经血或在此之前几个小时开始疼痛,疼痛持续时间不超过49~72h;③疼痛性质属痉挛性或类似分娩产痛;④妇科双合诊或肛诊阴性。1.2.2证候分类①气血瘀滞: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乳胁胀痛,行经量少不畅,色紫黑有块,块下痛减,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涩。②寒湿凝滞:经行小腹冷痛,得热则行,经量少,色紫暗有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③肝郁湿热:经前或经

【关键词】 艾灸列缺穴痛经
  • 【文献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CM , 编辑部邮箱 ,2004年01期
  • 【分类号】R246.3
  • 【被引频次】34
  • 【下载频次】43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