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综合诊断与治疗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2003年天津市西青区某羊场饲养的羊出现了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被毛粗乱,贫血,消瘦,颈下、胸前水肿等到症状。通过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和进行虫种鉴定确诊为羊的捻转血矛线虫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反刍动物常见的寄生虫病,是严重危害养羊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反刍动物的真胃内,有时也寄生于小肠,雌虫产卵后随粪便排到外界。虫卵在26℃和适宜的湿度下,经2次蜕皮变为体表有“鞘”样结构的第3期幼虫。第3期幼虫的形态在诊断上很重要,可与其他寄生虫的幼虫区别。第3期幼虫具有感染性。当牛羊等反刍动物吃草或饮水时,感染性幼虫随之进入瘤胃并在该处脱鞘,以后幼虫进入真胃,钻入粘膜的上皮突起之

  • 【文献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Scientific Information of Animal Husbamdry Veterinary Mec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04年09期
  • 【分类号】S858.26
  • 【被引频次】10
  • 【下载频次】81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