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北疆棉田杂草消长调查及综合治理
【摘要】 罗巨海,张勇,何海芬,颜林,青霞,邓艳,谢淑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47团,石河子 832045)棉田杂草是制约棉花早熟、优质、高产、低耗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植棉面积占总面积的65.7%~75.4%,耕作制度的改革,大面积使用化学除草剂,使棉田杂草优势种群和群落结构发生了变化。为了掌握本区棉田杂草种群结构和发生危害情况,合理使用除草剂,及时控制其危害,于1998~2001年7~8月调查了精河、乌苏、奎屯、沙湾、石河子、玛纳斯、呼图壁、昌吉等农牧团场及农村棉田,采用“Z”字形7点取样法,进行调查分析。1 群落结构及特性1.1 棉田杂草群落结构新疆属于典型的荒漠生态农业,昼夜
- 【文献出处】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编辑部邮箱 ,2004年S1期
- 【分类号】S451.1
- 【被引频次】11
- 【下载频次】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