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书院的环境经营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形式。它起源于藏书和私人读书、授徒。始于唐,盛于宋,至明清达到顶峰。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大大超过并已取代官学,成为中国主要的教育组织,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书院的建设十分讲究风景环境的选址和经营,突出人与建筑、环境的协调统一,反映了“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一、书院的环境选择中国古代大至建都立邑,小到立宅安坟都极为讲究环境的选择。书院建筑不像宫殿、官府、学宫等官式建筑那样受城邑闹市的制约,也不像佛寺道观那样为远离尘世而藏于深山大奥,它的选址有较大的灵活性。书院的择址注重自然景色的优美,表现为“依山林,即旷野”,大多建立在风景优美的名

  • 【文献出处】 小城镇建设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 编辑部邮箱 ,2004年01期
  • 【分类号】TU244
  • 【被引频次】10
  • 【下载频次】9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