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国货币替代的现实考察
【摘要】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当一国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或一定的汇率贬值预期时,公众就可能减弱对本币币值稳定的信心,并出于机会成本与相对收益的考虑,减少持有价值相对较低的本国货币,增加持有价值相对较高的外国货币。于是,本国货币在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上部分或全部被外国货币取代,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货币替代”。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货币替代现象在各国,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出现过,其中以拉美国家的“美元化”最为典型。货币替代不仅对一国的经济产生广泛的影响,而且会削弱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力,危及金融体系的稳定,甚至引发金融危机。目前我国货币替代的程度不算严重,而且呈隐性状况,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对外
- 【文献出处】 统计与决策 ,Statistics and Decision , 编辑部邮箱 ,2004年07期
- 【分类号】F822
- 【被引频次】15
- 【下载频次】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