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良渚文化解体蠡测及相关问题探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良渚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史前遗存,因首次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据C14 测定,良渚文化大约存在于距今5 0 0 0%D 4 0 0 0年( 1) ,以数量众多、品种丰富的玉器和黑陶为主要的文化内涵。在良渚文化晚期时,它的犁耕农业已相当发达,有高大的土台,祭祀用的玉礼器以及类似文字的刻划符号,已经为太湖地区文明时代的到来准备了最基本的要素。但这支高度发达的古代文化在距今4 0 0 0前后却未能继续进入文明阶段,突然消失了,它的去向也难以寻觅。本文试图从环境和农业角度寻求造成良渚文化断层的因素,从而寻求良渚文化可能的发展去向。长江流域特别是中下游一带,不仅是稻作农业的起

【关键词】 良渚文化稻作农业琢玉马桥平底器云雷纹商周兽面纹灰陶石犁
  • 【文献出处】 农业考古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 编辑部邮箱 ,2004年01期
  • 【分类号】K875
  • 【被引频次】5
  • 【下载频次】237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