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1934年Mix和Barr首次提出腰椎间盘突出可导致腰腿痛 ,随后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基础研究表明 :间盘突出后可形成对周围神经组织的物理和 /或化学刺激 ,使神经组织异常放电而产生疼痛。因此长期以来间盘突出被看作是间盘疾病导致疼痛的先决条件。近年来 ,许多学者对间盘退变或损伤前后的神经解剖、生物化学、生物力学进行了深入研究 ,人们逐渐认识到在没有间盘突出的情况下 ,发生于间盘内部的病变也能引起腰痛———即通常所说的椎间盘源性下腰痛[1] 。由于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搞清 ,因此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存在许多争议 ,作者对此作一综述。1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机理简介椎间盘纤维环外 1/3、后纵

  • 【文献出处】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The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 编辑部邮箱 ,2003年05期
  • 【分类号】R681.5
  • 【被引频次】24
  • 【下载频次】222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