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医源性心脏大血管损伤的外科处理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目的 总结各类心胸外科手术中医源性心脏大血管损伤(ICV)28例的救治体会,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对症采取的措施。方法 大多数病例采用手指按压后用无损伤垫片针褥式缝合,如无法直接缝合止血,即用手指按压出血处,然后迅速做供血插管及肝素化措施,建立体外循环,再予止血。结果 28例在术中采用各种止血方法均获得成功,后因1例肾缺血时间过长并发急性肾衰而死亡(死亡率3.57%),其他病人均康复出院。结论 ICVI造成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术者操作不良及手术经验不足而引起,另一部分是组织粘连紧密或晚期癌肿浸润而引起,采用不同的止血方法,特别是褥式垫片缝合及Prolene线连续缝合或附加止血辅助物可以使手术获得成功,必要时尽早建立心肺体外转流技术,但关键是在术中预防此类合并症的发生。

【关键词】 医源性心脏大血管损伤
  • 【文献出处】 中国急救医学 ,Chines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03年11期
  • 【分类号】R654.3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52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