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从黏膜免疫探讨脾虚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机理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迄今为止,对于痹证病因已从导致痹证的内在因素(肾虚)、外在因素(风寒湿)、不内外因(软骨损伤)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3]。笔者现从黏膜免疫角度探讨脾虚对痹证发病的影响机制。 1 脾虚与痹证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主四肢肌肉。故脾虚则四肢不用。痹证虽有外因,但治疗应祛邪与扶正兼顾,尤其病久者需注意扶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脉流畅,气旺而利于祛邪,如独活寄生汤、芎附散等均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益气健脾之品。可见古人亦以补脾为治疗久痹、顽痹之大法。故又有人提出“脾虚是痹证的发病之本”[4、5]。 2 脾虚与免疫功能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中医的“脾”是一个综合性的生理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0070906)
  • 【文献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CM , 编辑部邮箱 ,2003年07期
  • 【分类号】R255.6
  • 【被引频次】29
  • 【下载频次】240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