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超声心动图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室再同步化的评价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研究目的 通过超声心动图来评价表示心室内及心室间同步化的参数 ,探讨在慢性心衰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中 ,何种情况得益于双心室再同步起搏 (CRT)最多。背景资料 双心室再同步起搏已成为治疗慢性顽固性心衰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其疗效的原因是多因素的 ,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用来评价何种情况得益于CRT最多。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 8例 (男 4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6 8岁 )顽固性心衰患者 (3例为扩张性心肌病 ,5例为缺血性心肌病 ) ,均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 (QRS时限≥ 14 0ms ,房室传导时间平均为 2 0 1ms) ,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表示心室内及心室间机械活动不同步的参数。在CRT前及术后 1个月之内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LVEDVI)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 (LVESVI) ,患者的LVESVI下降至少在 15 %以上 ,方可认为有效。结果 双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明显降低左室的容积(LVEDVI从 (15 0± 5 3)ml/m2 下降至 (119± 37)ml/m2 ,P <0 .0 0 0 1;LVESVI从 (116± 4 3)ml/m2 下降至 (85± 2 9)ml/m2 ,P <0 .0 0 0 1)。同时 ,在有效组 ,其CRT前患者的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收缩运动延迟时间 (SP WMD)明显延长 ;在所以的表示左室内不同步的参数中 ,只有QRS时限及SPWMD与LVESVI的下降显著相关 (相关系数?

  • 【文献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 编辑部邮箱 ,2003年S1期
  • 【分类号】R541.6
  • 【下载频次】83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