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星状六(苯甲酸)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铽配合物的发光性能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通过简单的一步缩合反应合成了新型主体分子——星状六苯甲酸(1H6),测定了其DMSO加合物1H6·6DMSO(2)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3,晶胞参数a=b=2.4129(2),c=1.1576(3)um,α=β=90°,γ=120°,V=5.837(2)um3,Z=3。六个DMSO和氢键键接的端基苯甲酸交替排列在中心苯环的上下方,形成“1,3,5-位基因向上;2,4,6-位基团向下”的双三棱柱结构。在吡啶中制备了1的铽配合物(Tb21)2Py·9H2O(3),该配合物发射明亮的铽离子特征荧光。与相应苯甲酸铽的固体粉末的荧光光谱相比,化合物3有更高的发光强度和较长的激发态寿命。说明1能很好地包络中心铽离子,是好的天线结构配体。

【关键词】 六取代苯星状主体硫醚羧酸稀土发光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10500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974174,990128)资助项目
  • 【文献出处】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Science in China,Ser.B , 编辑部邮箱 ,2003年04期
  • 【分类号】O625
  • 【被引频次】7
  • 【下载频次】233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