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伪狂犬病的病原诊断与防制
【摘要】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以发热、奇痒(猪除外)、繁殖障碍、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伪狂犬病最早在1813年发生于英国的牛群中。Au-jeszky(1902)、Schmiedhoffer(1910)和Sangirgi(1914)相继发现并分离出PRV。PRV可感染多种动物,除两周龄以上的猪外,其他动物感染PRV均为致死性感染。特别是60年代以后,由于强毒株的出现,伪狂犬病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芬兰、挪威等少数国家仍无伪狂犬病的报道。我国自1947年首次报道本病以来,目前本病已扩大到
- 【文献出处】 河南畜牧兽医 ,Henan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03年01期
- 【分类号】S855.3
- 【被引频次】15
- 【下载频次】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