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滨水历史古镇开发的误区
【摘要】 <正> 开发基本过程 吴淞古镇于光绪25年开埠,成为海上进入上海的第一道水上门户,距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在上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没有过去的吴淞,即没有现在的上海。经过100多年的历史沉淀,造就了吴淞独有的东方精神和海派文化,她是上海历史文化积累的一块瑰宝,对其进行保护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吴淞镇位于黄浦江和上海第三大干流蕴藻洪交汇处,与上海浦东新区的外高桥保税区隔江相望,区位条件非常优越,具有独特的滨水自然风光。这次开发涉及的范围为外环路、同济路与滨水岸线间的地域,其空间结构主要由渔人码头区、历史居住区和公建用地三大部分组成,面积约30公顷,岸线约0.95公里。这次开发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改变古镇的经济状况,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同时也
- 【文献出处】 城乡建设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 编辑部邮箱 ,2003年06期
- 【分类号】F299.27
- 【被引频次】5
- 【下载频次】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