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益气补脾法证治举隅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益气补脾法应用范围甚广 ,且使用得当 ,收效卓著。兹将其立法旨趣及在疑难重症中的运用 ,简介于下。摄津愈消渴人体津液正常的环流代谢 ,有赖于脾功能的转输调节。如《素问·经脉别论》云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因此 ,脾气虚惫 ,散输失衡 ,津乏布运 ,脱陷下行 ,造成水无底止 ,多尿溲频势在必然。复因水津下夺 ,不能滋濡脏腑 ,上润口舌 ,于是阴亏于内 ,邪火遂生。症见口渴心烦 ,狂饮不已 ,饮不解渴 ,尿频量多 ,色淡似水 ,形体枯瘦 ,气短懒言 ,食少倦怠 ,舌红乏津 ,脉细数等。临床施治当宗本法 ,俾脾气

  • 【文献出处】 中国医药学报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 编辑部邮箱 ,2003年01期
  • 【分类号】R242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57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