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北祁连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组构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示踪意义

Ore Fabric and Its Tracing Signification to Volcanogenic Massive Sulfide Deposits in North Qilian Mountains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苹陆建培蒋敬业李方林

【Author】 Wang Ping, Lu Jianpei, Jiang Jingye, Li Fangli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Hubei, China)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摘要】 对北祁连造山带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矿石组构的观察发现,矿石以纹层构造为主,发育少量浸染状、块状和气孔状构造,在挤压变形强烈地段纹层被透镜化,发育透镜状及不规则团块状构造。矿石结构按成因可分为6类19种,6类分别为:与重结晶作用有关的结构、交代结构、变形结构、固溶体分解结构、表生作用形成的结构。由矿石矿物共生组合、纹层状构造及不同成因类型的结构显示,矿床经历了火山喷流-沉积作用、变质退火作用、韧-脆性变形作用及表生风化作用,矿床成因为远源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基金】 原国家计委国地司科技找矿项目《祁连清水沟—白柳沟地段块状硫化物矿床地球化学找矿靶区优选及矿石组构与成矿作用研究》(JG9471903-1)成果
  • 【分类号】P619.21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175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