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从统一主义走向分离主义:企业登记效力立法改革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蒋大兴章琦

【机构】 南京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律系

【摘要】 我国《民法通则》将核准登记视为确认企业民事主体资格的程序,而在其他的企业法律、法规中却采取了"统一主义"的立法模型,核准登记的这一功能被弱化,营业执照的颁发被赋予了双重功能:即证明企业具有民事主体资格和合法的经营能力。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对"统一主义"立法模型的态度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的转变过程。"统一主义"立法模型将营业执照视为企业取得主体资格和经营权的凭证,显然是将公法问题与私法问题混为一谈。这一立法模型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但目前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基础。我国未来的企业登记制度应当抛弃"统一主义"而改采"分离主义",即将核准登记视为企业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程序,而将营业执照的签发视为企业取得营业资格和营业能力的程序。并且,应当建立两套相对独立的证明体系,分别证明企业的民事主体资格和营业资格。

  • 【文献出处】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Nanjing University Law Review , 编辑部邮箱 ,2000年02期
  • 【分类号】D922.291.91
  • 【被引频次】42
  • 【下载频次】747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