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榆林沙区农业产量变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1风沙区演变概况榆林风沙区地处毛乌素沙地东南缘,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北部,全区国土总面积20338km2.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该区地势平坦.土地资源广阔,沙丘。草滩交错分布,水资源极为丰富。汉代以前,这里漫山遍野丛生乔灌林木,水草丰美,牛马街尾,群羊塞道。随着历代开发破坏,森林消失、灌木丛草植被逐渐缩小,到唐代后期,已是“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即本区靖边白城子)”、“堆沙高及城墙”的地貌植被。特别是近代,这一地区普遍开垦耕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地沙化,沙丘绵延,沙漠日益扩大。到本世纪SO年代初、该区四望黄沙,土地风蚀沙化极为严重。风沙埋压农田、村庄,沙进人退,林木覆盖率仅为1%左右

  • 【文献出处】 陕西林业科技 ,SHANXI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编辑部邮箱 ,1998年03期
  • 【分类号】S181
  • 【下载频次】44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