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腧穴概念的探讨
【摘要】 <正> 腧穴的“腧”在古代文献中与“俞”及“输”相通,即有运输、转输、输注的意思;“穴”含有“孔”“隙”的意思。腧穴在《内经》中又称作“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甲乙》称“孔穴”,《太平圣惠方》称“穴道”,《神灸经论》始称“穴位”。腧穴即人体脏腑经络气血
- 【文献出处】 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 , 编辑部邮箱 ,1998年01期
- 【分类号】R224.2
- 【下载频次】119
【摘要】 <正> 腧穴的“腧”在古代文献中与“俞”及“输”相通,即有运输、转输、输注的意思;“穴”含有“孔”“隙”的意思。腧穴在《内经》中又称作“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甲乙》称“孔穴”,《太平圣惠方》称“穴道”,《神灸经论》始称“穴位”。腧穴即人体脏腑经络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