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沙粒的圆度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金保生李凡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

【摘要】 沉积物中的沙颗粒在沉积搬运过程中,经过不同程度的碰撞、磨损,从带有棱角状的不规则形状,逐渐向圆球状过渡。不同矿物成分的沙粒因其晶形、硬度不同而磨损速度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圆度。相同成分的沙粒则因搬运营力和距离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圆度。因而沉积学家常将同类沙粒(石英沙)的圆度作为沉积环境和沉积搬运过程的重要指示参数。早在30年代初期,H.Wadell就讨论了圆度与球度的差异,提出了测量沙粒圆度的方法,其基本点是测量颗粒每个棱角或突出部分的圆半径后进行统计。这一方法因过程复杂而没得到推广。1958年英国的D.A.Robson提出了一项测量沙粒圆度的新技术,实际上是对Wadell方法略加改进,但操作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376 2 6 5号
  • 【分类号】P736.2
  • 【下载频次】61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