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上市公司: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窗口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徐波郑琪

【机构】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 <正>结构调整是我国目前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计委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将我国国民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落后失衡的产品结构.这表现为中、低档产品的相对过剩和高附加值、高档次产品的相对不足,有些不得不依赖于进口来解决.(2)各自封闭的产业结构.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许多部门已成为“小而全”、“大而全”的门类齐全、相互封闭的独立体系.这导致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合理的经济体系和协作关系被割裂.这种低效益的行为,也使得我国相当一批企业无国际竞争力可言.(3)小而分散的企业组织结构.这使得不少企业无法实现规模效益,也无法提高市场份额.(4)日益趋同的地区产业结构.这主要表现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工业结构相似率为93.5%,西部和中部工业结构相似率为97.9%.这些结构性的矛盾,已导致一大批企业不仅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而且成本较高、竞争力差,经济效益下降.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报告中就把结构调整上升到跨世纪的战略高度来看:“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 【文献出处】 上海经济研究 ,Shanghai Economic Review , 编辑部邮箱 ,1998年08期
  • 【分类号】F832.5
  • 【下载频次】23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