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化湿八法及应用
【摘要】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引起的肝脏病变。其病理特点是有不同程度的肝脏灶性炎症及肝细胞变性、坏死等。此与中医的湿热为患有一定的联系。近代研究表明,中药清热利湿类药物有解除肝内瘀胆,减少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等作用。办证明了慢乙肝与湿邪相关。因此在治疗中常须以化湿为中心进行辨证论治,分结合个人的临床体会,就慢乙肝与湿邪的关系及利湿法在慢乙肝治疗中的灵活运用等,略抒浅见。l湿与坦乙肝慢乙肝属中医之“黄疽”、“胁痛”、’‘症积”等病范畴。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胆、脾、肾,井涉及三焦、脖脱、胃等脏腑。病因不外乎湿热疫毒与肝郁牌虚两个方面,其湿邪为患贯穿于整个病变过程
- 【文献出处】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IY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1998年03期
- 【分类号】R259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