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基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自1992年人类第一次应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获得成功以来[1],基因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确定致CHF的相关基因提供了可能性。最近相继出现报道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s)基因表达不足[2、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过度表达[4],肌钙蛋白T基因的突变[5]等基因的异常在CHF发病中的可能作用,为基因治疗CHF提供了一定依据。因此,不少作者认为,通过基因扩增、修饰或替换等基因治疗方法来纠正CHF的基因异常,有可能成为CHF治疗的新方法[6~9]。本文就目前基因治疗CHF的

  • 【文献出处】 重庆医学 ,CHONGQING MEDICAL JOURNAL , 编辑部邮箱 ,1998年04期
  • 【分类号】R541.6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19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