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牛磺酸对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晶体囊膜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Na+,k+-ATP酶具有调节晶体内Na+K+.Ca2+浓度及水份的作用.Na+,k+-ATh酶活性的改变会影响细胞能量的释放和细胞内外的离子分布,从而影响细胞的变形性[1].研究表明,Na+k+-ATP酶活性的改变与白内障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2]牛磺酸是一种合流氨基酸,它广泛地存在于组织细胞中,晶体中的含量仅次于谷胱甘肽的含量[3].Na+,k+-ATP酶与牛磺酸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文献中有报导Na+,k+-ATP酶的活性对维持中碳酸在晶体内的浓度起着重要的作用[4][5]然而牛磺酸对Na=,k+-ATP酶活性影响的报告却很少.我们在研究中造成Wister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采用牛

  • 【文献出处】 眼科新进展 ,Recent Advances In Ophthalmology , 编辑部邮箱 ,1997年03期
  • 【分类号】R776
  • 【被引频次】10
  • 【下载频次】2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