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缺乏哲学底蕴的中国现代文学
【摘要】 编者按:中国文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向,始终是读者关心的热点之一,本文作者以一家之言,向中国现代文学的某些权威评论提出了挑战。20世纪即将逝去,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曾涌观的巴金、老舍、茅盾的小说,艾青、徐志摩、戴望舒的新诗,曹思、田汉、郭沫若的戏剧是否缺乏哲学底蕴?为什么曾经创造出辉煌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泱泱大国,进入现代却无法?18、19世纪法兰西文学、俄罗斯文学之项背?当代文学出现的浮躁、游戏人生等现象,还有没有哲学味道?我们希望广大读者就这些问题参加热烈探讨。随着“20世纪文学”这一命题的提出,许多学者用“世纪”的眼光来审视评判近百年以来的中国文学,这不仅开阔了我们的研究视野,而且使我们能远离现
- 【文献出处】 探索与争鸣 , 编辑部邮箱 ,1997年10期
- 【分类号】I206.6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