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从农村用能结构的变化看薪炭林建设如何发展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杨克美张均

【机构】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所!230031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占总人口80%的农民,主要生活能源是生物质能,其中亲以秸秆和薪柴为主。所以我国森林法对“薪炭林”加以肯定,列入五大林种之一。60年代,我国农村生活用能相当紧张,挖树根、铲草皮、拾树叶、烧畜粪、强度樵来,以致乱砍滥伐,到处可见。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秸秆产量提高,同时林业得到发展,特别是四旁树木增多,燃料紧张状态有所缓和。到了90年代,我省薪炭林大有发展,一批科研成果相继推广应用,一大批短轮伐薪炭林开始采薪。加之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的开展,多能互补发挥了明显的效益,农村能源紧张状态,基本解决。农村生活用能结构也产生变化。一、5年来农村生活用能结钩的

  • 【分类号】S727
  • 【被引频次】4
  • 【下载频次】53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