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向后牵引大鼠下颌髁突内源性cAMP含量的昼夜变化规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本研究选用72周龄Wistar大鼠随机等量分为对照组,白天12小时加力组和夜晚12小时加力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髁突内源性cAMP含量并用余弦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鼠自然状态下,髁突内源性cAMP存在昼夜节律变化,调整中值112.17pmol/g,振幅12.00pmol/g,峰值相位3:32;白天加力和夜晚加力组,cAMP的昼夜节律并未消失,整条曲线垂直上移,并且白天加力组cAMP调整中值上升大于夜晚加力组。从而得到以下结果和推论:髁突改建程度,昼夜并非均匀一致,而是呈现有规律的波动;在生长发育期,于一昼夜内大鼠髁突生长的峰值期加力,即白天加力能获得最佳矫治效果,最优矫治效率,本研究结果提示,在临床早期矫形治疗中,可选择矫治的最佳介入时间来缩短疗程,提高矫治效率,即对人类采用夜间(人与大鼠昼夜节律相位差12小时)戴用矫治器可能起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cAMP昼夜节律矫形力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370746
  • 【文献出处】 口腔正畸学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DONTICS , 编辑部邮箱 ,1997年02期
  • 【分类号】R783
  • 【被引频次】8
  • 【下载频次】4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