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传统与时代──长安大戏院的易地重建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魏大中

【机构】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 1996年9月,易地重建的长安大戏院在庆典鼓声中迎来了第一批观众,经过32个月的设计与施工,这座受北京各界人士关注的、有悠久历史的大戏院终于又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新闻界评论说“如今的长安大戏院是一座融古典民族建筑风格与现代化科学技术于一体的国家级剧场”。老长安大戏院建于1937年,是个120O座的剧场,砖混结构、木屋架,6m宽的立面是一个竖线条的西方楼房的形式,只有门洞上白色大理石刻着的“长安大戏院”五个銮金大字是最明显的标志。自开业以来,金少山、苟慧生、尚小云、程砚秋、梅兰芳、谭富英、马连良、张君秋、叶盛兰等等戏曲名家名角都曾把这里当作登台献艺的重要场所,一些著名的话剧如“日出”、“

  • 【文献出处】 建筑学报 ,ARCHITECTARAL JOURNAL , 编辑部邮箱 ,1997年05期
  • 【分类号】TU24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125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