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水稻窄垄密沟栽培的高产高效性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长期以来,水稻的栽培一般为平田式,为搁田和生育后期需要,也有一些稻区在田中开挖串心沟或井字沟。以排去过多的水份,起到了增产作用。我国西南一些省份在冷浸田中采用垄作方式种稻,大大地提高了产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重视的稻田养鱼方式,虽增加了田中沟的密度,减少了种植面积,但水稻产量不减或有所增加。上述结果得到的启示是:改善稻田土壤水份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由此,设计了窄垄峦沟栽培试验,用以揭示改善土壤水份环境后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为水稻高产探索技术途径和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1991年和1992年在江苏农科院实验农场进行。设窄垄密沟和平作两个处理,无N、10kgN/亩和15kgN/亩3个

  • 【文献出处】 耕作与栽培 ,TILLAGE AND CULTIVATION , 编辑部邮箱 ,1997年04期
  • 【分类号】S511.104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14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