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核爆炸余震与天然地震余震的比较

Aftershocks of nuclear explosions compared to natural aftershocks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S.Gross刘冬金

【Author】 S. Gross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摘要】 用不同余震的衰减函数模拟了1968年到1976年在内华达试验场爆炸的7次大核爆炸的余震。也研究了该区的4次天然余震序列。核爆炸余震不同于大多数天然余震,因为它们衰减比较快,并用常常用指数类函数拟合它们的衰减。核爆炸余震的震源深度一般比天然余震的浅,与核爆炸深度相对浅一致。在内华达试验场附近也观测到天然地震浅源余震的快速衰减,这说明余震震源处的条件影响余震随时间的衰减。Dieterich(1994)提出余震衰减理论预示深度浅的余震衰减更快,提供了对观测结果的一种可能解释,由于核爆炸余震的衰减快,目前在内华达试验场观测到的活动很可能已经过充分衰减了,所以目前的活动水平将持续到将来。

  • 【文献出处】 世界地震译丛 ,Translated World Seismology , 编辑部邮箱 ,1997年05期
  • 【分类号】P315
  • 【下载频次】45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