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太原市地下水源水质研究
【摘要】 为掌握太原市地下水源水质卫生现状与变化趋势,从1988年底开始对其进行大规模系统的监测研究。现状评价结果表明:水质良好的水源占71.9%,可安全饮用的水源占92.8%,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水源占7.2%。单项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卫生质量最差的指标为总硬度,单项指标质量指数为1.30,处于质量三级,其次为溶解性总固体,挥发酚等。水中常见离子有Ca2+,Mg2+,SO42-,Cl-,F-和NO3-,逐步多元回归结果表明:相关指标间存在显著程度不同的相关性。全市范围看,总硬度高的水源,硫酸盐或硝酸盐相应较高,或氟化物相应较低。具体到某一地区,情况有所差异。通过多元回归方程可进行有关指标含量预测,地区间比较,北区水源水质较好,质量指数为0.33,其次是西区,南区,质量指数分别为0.37,0.47,西区总硬度、硫酸盐显著高于其它地区,南区氟化物,氯化物,铁,锰显著高于其它地区。挥发酚超标井位则集中于汾河两岸。随着时间的推移,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呈上升趋势,且平均水平达到卫生标准要求最高限值的时间分别为2010年,2032年,2059年和2013年。
- 【文献出处】 中国卫生工程学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Engineering , 编辑部邮箱 ,1996年04期
- 【分类号】X832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