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经食管心脏超声检测冠脉狭窄的价值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杨秋红

【机构】 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超声室

【摘要】 <正> 经胸壁心脏超声检测冠状动脉成像首次在1976年报告。对不同部位冠状动脉的显像率分别为:左冠脉主干58—90%,左前降支80%以上,左旋支30%,右冠脉40%。可是,这些百分率并不叙述冠状动脉全部被显示,而只显示冠状动脉的小部分。在冠状动脉被显示的病例中,检测左冠脉主干病变的敏感性为60—94%,特异性为65—93%,阳性率为40—71%。这些评价是基于检测冠状动脉血管腔或血管壁的回声改变,而难以区分血管病变的阻塞性与非阻塞性。 由于冠状动脉小,活动迅速且在扫查范围内外移动,冠状动脉的成像是耗时的,仅仅动脉的部分被检测到,且难以获得彩色多普勒血流信息。而且,冠状动脉的直径通常在2—4mm,但在有狭窄性病变时直径小于1mm,超出换能器分辨的界限。因此,经胸壁心脏超声对冠状动脉来说,仅仅用于检测冠状瘘管,冠状动脉的异常起源、先天性心脏病和川崎病,而难以检测冠状动脉的狭窄性病变。

  • 【文献出处】 上海医学影像 ,Shanghai Medical Imaging , 编辑部邮箱 ,1996年02期
  • 【分类号】R445.1
  • 【下载频次】8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