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喀左帽儿山动物群的时代及其意义
【摘要】 喀左帽儿山动物群的时代及其意义顾罡于长江傅忠德1989年5月,喀左县一农民在帽儿山(因山顶平缓,似帽子状,故当地百姓称其为帽儿山)采石的过程中,发现一灰岩洞穴,并且洞穴内的堆积物中有动物化石,遂上报喀左县博物馆。县博物馆立即派人赶到现场,在堆积剖面底部滑落的散土中发现一残破的肿骨鹿化石,这一发现立刻引起了省文物部门领导的重视。同年秋季,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专业人员对该地点进行了试掘,初步搞清了该地点及其周围的地质情况,清理出了剖面,并掌握了此地点出土动物化石种类的大致情况。1994年10月,我们对该地点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清理了试掘留下的堆积,弄清了洞内堆积的形成过程,并丰富了动物化石的种类。两次
- 【文献出处】 辽海文物学刊 , 编辑部邮箱 ,1996年02期
- 【分类号】Q915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