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现代转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任放

【机构】 湖北大学经管系!武汉430062

【摘要】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是一笔重要的思想财富,但它必须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新的经济伦理,但它不能抛弃传统。只有在这种认识论的背景下谈论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现代转型,才显得必要和重要。经济伦理的实质是用伦理道德去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它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性和广泛的现实操作性。下面,仅就中国六大传统经济伦理的现代转型问题略陈管见。一、以义生利、勤劳敬业的生产行为义利观是先秦儒家经济伦理的根本原则,孔、孟、苟均不反对社会生产,他们的视线主要集中在生产行为的道德评价方面。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①孟子反对“后义而先利”②,苟子强调“以义制事”③。无独有偶,墨家也强调以义生利:“义,利也。”④

  • 【分类号】F120.2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169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