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海南省首次从牛血清检出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IgG抗体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是布尼亚病毒科内罗病毒属中的同一种病毒引起的人类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国以节肢动物亚洲璃眼蜱作为主要传播媒介。该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出血性休克,病死率高。但也有轻型病例,发病多见于青壮年,对进入疫源地的人群威胁很大。本病主要分布在半森林、半草原或半荒漠地带。1944年首先发现于俄国克里米亚地区,1956年发现于刚果,1965年发现于我国新疆巴楚地区。我国云南西双版纳亦存在XHF自然疫源地。根据我省自然景观特征,对6县市牛血清进行了CCHF病毒IgG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牛血清来源:1993年10月采自6县市247份牛血清标本,置-70℃冰箱保

  • 【文献出处】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 , 编辑部邮箱 ,1995年02期
  • 【分类号】R373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38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